【培训心得】知行淬剑承薪火 海归耕湘践初心——湖南省留学人员骨干培训班

日期:2025-11-11 来源:轨道交通公司 作者:吴悠 字号:[ ]

受工程局党委推荐,我有幸作为全省49名归国留学人员代表之一,参加了为期两周的湖南省留学人员骨干培训班,全身心投入一场专题授课、现场教学与研讨交流之中。两周的学习,不仅完成了精神“充电”、思想“补钙”与工作“加油”,更在思想淬炼、能力提升与精神洗礼中,找准了“留学报国、同心筑梦”的新坐标。

传承报国薪火,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与传播者。“以国家之名前行,挟赤子之心归来”,是留学生群体穿越百年的精神底色。回望历史,留学生始终与国家命运相连:抗战时期为国募捐、改革开放后携技归来。新时代海归更应延续传统,将留学所学转化为服务发展热土的行动,让爱国主义在实干中扎根。

培训期间,我们走进怀化开展现场教学,令我深受震撼。安江农校里,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梦”的执着坚守,让我读懂科研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力量;通道转兵纪念馆中,“危急时刻凝聚共识、坚定前行”的历史启示愈发鲜明;芷江受降纪念馆内,泛黄的史料、锈迹斑斑的武器,镌刻着和平来之不易的珍贵记忆;粟裕故居里,粟裕将军“为国家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赤子情怀,更坚定了我扎根岗位、主动奉献的决心。每一处足迹,都是一次深刻的信念锤炼与精神洗礼。作为新时代的留学人员,我们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与责任,我们应当以先辈们为榜样,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时,我们还要积极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营造爱国报国的良好氛围。

坚持学以致用,以知行合一锤炼担当本领。培训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为履职赋能。政治课堂上,许奕锋、雷明贵教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授课,不仅帮助我们筑牢了思想根基,更让大家深刻领悟到“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后续立足岗位践行使命找准了思想航向。

专业课堂中,省欧美同学会会长张大方、副会长段燕文围绕人工智能、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建设授课,生动剖析了人工智能在当前经济格局下的战略意义与发展机遇,引导大家思考如何立足产业需求、捕捉技术浪潮中的新动能。尤为令人动容的是,被誉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第一人”、已是88岁高龄的蔡自兴院士亲临课堂,他不仅带来了对人工智能未来趋势的权威洞见,更深情回顾了自己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报国征程——从年轻时远渡重洋、海外求索,到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与生活条件,携先进知识和技术回到祖国,投身于中国人工智能从无到有的开拓事业。蔡院士用一生诠释何为“择一事,终一生”。他不追逐浮华、不慕虚名,将全部心血奉献给中国的科技教育事业。这段真挚的分享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一位学员。大家更加清晰地意识到,“留学报国”不是一句响亮却空洞的口号,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实践之路、是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使命。

锚定发展坐标,让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同频共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的重要论述,在此次培训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和生动实践。“留学报国,同心筑梦”专题研讨会上,同学们分享各自投身科创攻关、中外文化交流、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实践与探索。从突破关键技术壁垒,到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再到扎根乡土助力农业现代化,这些鲜活的案例不仅展现了新时代海归群体的担当作为,更为我明晰了“以所学践所用”的具体方向。它让我更加坚信,个人的成长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响应国家召唤,才能在宏大叙事中实现人生价值。

工程局是在湘央企,是湖南省“三高四新”蓝图变成美好现实的重要参与者。作为工程建设领域的从业者,作为工程局一名市场营销工作者,我深知市场开拓必须紧扣全省发展大局、契合战略需求。未来,我将立足岗位,把此次培训所获转化为推动项目建设、服务战略布局的务实举措,转化为践行“留学报国”使命的实际行动。我将以战略践行者姿态,紧扣湖南“三高”建设目标,深耕13条重点产业链配套基建市场、系统梳理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的基建需求、主动对接“宁电入湘”后续工程,抢抓全省重大标志性工程机遇;以区域开拓者的担当,立足湖南“一带一部”区位优势、联动华中省份,构建“核心城市辐射、重点廊道串联”的营销网络,同时借鉴海外跨区域项目管理经验,落实工程局“一体两翼”战略布局,推动跨区域项目合作创新;更以长远践行者的姿态,紧扣国家“十五五”发展规划,聚焦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强化“水电湘军”品牌宣传,以高质量营销为工程局参与“三高四新”建设、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注入强劲动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