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安博电子官方网站_安博(中国) |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
数说两载征程 | |||||
| |||||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非常有幸成为炎陵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一员,在这罗霄山脉的怀抱里,我已度过了整整两年。七百多个日日夜夜,我见证着我和同事们并肩跋涉于陡峭峡谷的风雨兼程,感动于我们在狭窄工作面上精益求精的执着,更自豪于亲身参与这座“超级工程”,在“针尖上跳舞、螺丝壳里雕花”的宏伟蝶变。 今天,让我们用一串串沉甸甸的数字,解锁这座工程背后的奋斗密码。 攻坚之势:如虹征途上的铿锵足音 炎陵抽蓄电站坐落在罗霄山重叠深山内,工程区域内以陡峭峡谷地形为主,工作面极其狭小。如此庞大的工程建设遇上如此苛刻的现场条件,对施工组织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加之施工现场条件复杂、工期紧张、施工难度大,洞内作业更是要面对通风路径长、交通条件差、单头掘进等诸多不利因素,每一步都充满艰辛。 从一次次入户耐心地劝说,到多次实地踏勘策划,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重点针对工程急需解决的问题制定征迁方案,以时间换进度,以诚意换理解,通过“以点带面”“上下联动”的征拆方式,在2023年12月22日成功将最后三个征拆点拿了下来,为施工生产彻底扫除障碍。 进入2024年,项目建设步伐全面提速,一系列关键节点的顺利完成,奏响了攻坚之年最激昂的乐章: 2024年2月25日,进厂交通洞施工支洞进洞施工,为保障地下厂房及输水系统洞室群开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月8日,为确保大坝导截流工程节点按期完成具有关键作用的泄洪洞正式进洞施工,拉开了关键线路攻坚的序幕。 9月18日,项目第一条隧洞连通洞贯通,为复杂的洞室群交通网络打开了首个枢纽。 9月26日,是一个收获的日子。项目新办公楼举行简朴庄重的入住仪式,极大改善了前线指挥与后勤保障条件;同日,通风兼安全洞提前5天实现全线贯通,为改善洞内深层作业环境、保障施工安全立下汗马功劳。 10月18日,电站厂房与下水库大坝正式开挖,标志着主体工程进入全面开挖新阶段。 12月12日,下水库主体工程——泄洪洞工程转序进入混凝土衬砌施工阶段,意味着该部位从“开挖”迈向“筑形”的质量新台阶。 这一个个接连实现的节点,是一份份对承诺的兑现,更是一次次对担当的体现。它们清晰地勾勒出项目在重重困难中破浪前行的坚定身影,展现了建设者们攻坚克锐的豪情壮志。 108天与98%:地下宫殿的“精雕细琢” 数字,是工程精度最客观的标尺。 2025年3月18日,炎陵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第Ⅰ层开挖工程传来喜讯,该层开挖工作历时108天安全优质完成。 “108天”——这是项目核心枢纽、地下厂房从第一声爆破轰鸣到全面完成开挖所历经的时日。在岩石深处开拓出足以容纳庞大机组的巨大空间,本就是一场与地质条件、与时间赛跑的硬仗,更是项目团队以超凡毅力和智慧,在“螺丝壳”里做成的“大道场”。108个日夜的连续奋战,意味着周密到小时的施工组织、精准到厘米的爆破控制,以及建设者们不间断的汗水洗礼。这不仅是一个工期数字,更是项目团队高效协同、攻坚克难执行力的生动体现。 比速度更值得称道的,是质量。“98%的半孔率”——这个在水利水电行业可堪称标杆的数据,是项目质量管控皇冠上的明珠。半孔率,衡量的是爆破后岩面残留的钻孔痕迹完整性,数值越高,说明对围岩的扰动越小,开挖面越平整光滑,对工程长期安全稳定至关重要。98%的半孔率,意味着近乎完美的光面爆破控制,宛如一位技艺超群的工匠,在坚硬的山体中“雕”出了一座平整如磨、线条流畅的地下宫殿。这不仅是技术实力的彰显,更是全体建设者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真实写照。 “Ⅰ类成果”与“二等奖”:质量桂冠上的“双星闪耀” 卓越的工程实践,必然结出丰硕的技术成果。项目QC“质控先锋”小组,正是这成果的孵化器。他们以“提高地下厂房开挖半孔率”等为核心课题,将现场遇到的难题转化为技术攻关的动力。最终,他们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湖南省水利协会和湖南省质量协会的双重认可,斩获“Ⅰ类成果”和“二等奖”。 “Ⅰ类成果”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评价,是行业权威对项目技术创新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的高度肯定;“二等奖”则是在更广阔的质量管理赛道上获得的荣誉。这一“Ⅰ”和“二”,如同桂冠上两颗璀璨的明星,共同印证了项目在质量管理上不仅“做得对”,而且“做得好”,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为行业技术进步贡献了“项目智慧”。 22天与“镜面混凝土”:地面艺术的“速度与激情” 如果说地下厂房是力量的象征,那么岩壁吊车梁就是力与美的结合。 10月19日,炎陵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工程迎来一个里程碑式节点:被誉为电站“钢铁脊梁”的岩壁吊车梁混凝土浇筑,历经22天的精细作业,高标准、高质量地圆满完成,刷新了同类型抽水蓄能电站的新用时纪录。更令人振奋的是,自首仓浇筑起便达到了“镜面”效果,这不仅是精湛工艺的直观体现,更是项目质量先行、一次成优理念的完美印证“首仓及现镜面”——这六个字背后,是极致工艺的追求。 这22天,是一场速度与质量的极致比拼。岩壁吊车梁是厂房内支撑巨型桥机运行的关键结构,其混凝土浇筑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站的安全运行。项目团队面临的是“22天”完成从首仓到收官的全部混凝土浇筑任务,工期紧、标准高、技术复杂。然而,挑战之下,奇迹诞生。在确保绝对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高效完成了全部34仓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能达到“镜面”效果,意味着其平整度、密实度、光洁度均已达到顶尖水平,几乎无需二次修饰。这需要对配合比的精确设计、对振捣工艺的精准控制、对模板体系的严格把关,以及对每一个施工环节的“零容忍”态度。 22天的奋战,不仅抢出了速度,更雕琢出了如工艺品般的混凝土实体,将“粗活”干成了“细活”,将工程变成了艺术。 “五个标准化”与“十大筑基”:红色引擎的“标杆引领” 项目的成就,离不开党建这面引领方向的旗帜。 项目党支部深入推进党建“五个标准化”建设,从组织设置、队伍建设、活动开展、制度保障到阵地建设,全面规范、全面过硬,让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工地上得到充分发挥。 在此基础上,创新实施“强根铸魂”“党建融合”“责任清单”“一体筑廉”“团队赋能”“人文关怀”“安全守护”“新星启航”“技能精进”“绿色节约”等“十大筑基工程”的完整体系 。这十大工程,或许是“党员先锋岗”在攻坚克难中的率先垂范,是“党员责任区”对安全质量的包保负责,是“党建联建”活动对参建各方的凝心聚力,是“廉洁文化进工地”对风清气正生态的塑造……每一项都是将党建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的具体抓手,让党旗在施工一线高高飘扬。 2025年湖南省“党建进工地、支部建在项目上”标杆创建学习交流项目名单正式揭晓,炎陵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赫然在列,成功获评这一省级重要荣誉。这一殊荣,是对项目“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产”成功模式的最佳褒奖,证明了强大的思想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能够有效转化为项目的执行力、竞争力和发展优势。 数字背后是人心,征程万里惟奋进 108天的攻坚,98%的执着,Ⅰ类成果的智慧,22天的匠心,还有那标准化、筑基工程所凝聚的红色力量……这一个个数字,串联起项目两年的奋斗史诗。它们不仅仅是记录在案的业绩,更是每一位建设者智慧、汗水和担当的结晶。 两周年,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站在新的时间坐标上,炎陵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全体建设者必将承载着过去的荣光,秉持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继续在“针尖”上起舞,于“螺丝壳”内雕花,用更多的“硬核”数据,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 |||||
| 【打印】 【关闭】 |